《2017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出爐

時間:2018-01-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工作委員會”)在總結往年問卷調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組織相關成員單位成立課題組,重點針對用戶基本屬性、用戶使用偏好、用戶滿意度等內容開展延續(xù)性調查工作。

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工作委員會”)在總結往年問卷調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組織相關成員單位成立課題組,重點針對用戶基本屬性、用戶使用偏好、用戶滿意度等內容開展延續(xù)性調查工作。

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手段經過多年使用和觀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場主體和用戶的認可,指紋識別技術最為用戶所了解;個人隱私泄露及安全隱患問題仍是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時最擔心的問題。

為全面、深入了解移動支付業(yè)務應用現(xiàn)狀,準確把握個人用戶年齡、收入、學歷等基本屬性以及使用習慣變化,持續(xù)為成員單位提供有價值的調研信息服務,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工作委員會”)在總結往年問卷調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組織相關成員單位成立課題組,重點針對用戶基本屬性、用戶使用偏好、用戶滿意度等內容開展延續(xù)性調查工作。

本次調查共收到12677份有效問卷,經處理分析后,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移動支付女性用戶占比顯著提升;30歲以下用戶群體數(shù)量增加明顯;發(fā)達城市的移動支付用戶數(shù)量較多。

移動支付使用呈現(xiàn)小額高頻、便民服務特點;商戶不支持和安全隱患是用戶最擔心的問題,改善應用場景范圍和安全性是市場主體未來改進重點。條碼支付廣泛應用于居民日常生活消費領域,用戶數(shù)量在各級城市及農村地區(qū)得到全面提升,發(fā)達地區(qū)用戶數(shù)量更顯著。

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手段經過多年使用和觀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場主體和用戶的認可,指紋識別技術最為用戶所了解;個人隱私泄露及安全隱患問題仍是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時最擔心的問題。

一、移動支付用戶特征分析

(一)移動支付男性用戶多于女性用戶,但女性用戶占比有顯著提升

2017年男性用戶占全部移動支付用戶的52.3%,女性用戶占全部移動支付用戶的比例為47.7%;而2016年男性用戶占全部移動支付用戶的76.7%,女性用戶占全部移動支付用戶的比例為23.3%。兩年調查結果相似,男性用戶多于女性用戶,但2017年女性用戶占比有顯著提升。這可以歸因于隨著移動支付應用場景的日益豐富、安全性的不斷提升,部分持審慎態(tài)度的女性群體開始接受和使用移動支付。

(二)移動支付用戶主要為中青年群體,30歲以下用戶群體數(shù)量增加明顯

2017年,移動支付用戶中30歲以下群體人數(shù)最多,占比為80.9%;其次是31-40歲用戶,占比為14.4%;41-50歲及51歲以上用戶占比分別為3.6%及1.0%。與2016年相比,30歲以下的移動支付用戶數(shù)量增加明顯,這歸因于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在購物、旅游、餐飲等方面涉獵較多,隨著收入的增加,更促使其使用便捷性較高的移動支付。

(三)本科及以下學歷用戶在移動支付用戶中占比最多

2017年移動支付用戶中,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用戶占比排名第一,為52.6%;擁有專科及以下學歷用戶占比排名第二,為39.8%;兩類用戶合計占比92.4%;學歷為碩士研究生的用戶占比排名第三,為6.6%;博士及以上高學歷用戶占比為1.0%。

(四)發(fā)達城市移動支付用戶較多,占比較2016年有所提升

2017年,省會城市的移動支付用戶最多,占比為34.5%;地級市排名第二,占比為27.7%;直轄市排名第三,占比為21.5%;縣域地區(qū)排名第四,占比為10.7%;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地區(qū)占比分別為3.4%和2.2%。這歸因于省會城市、直轄市、地級市人口稠密,商業(yè)活動頻繁,應用場景日趨豐富,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機會較多;發(fā)達城市移動基礎設施完備,移動通信業(yè)務發(fā)達,具備移動支付發(fā)展的良好條件。

二、移動支付用戶使用行為分析

(一)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頻次較高,每天都使用的用戶數(shù)量有顯著提升

2017年,用戶使用頻率有大幅提升,有78.7%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一周使用2-3次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為17%,有1.8%的用戶每周使用1次移動支付,三者合計為97.4%。半個月使用一次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為1.0%,一個月使用一次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為0.8%,有0.8%的用戶不常使用移動支付,低頻次的移動支付用戶越來越少。這說明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和商業(yè)環(huán)境日益成熟,移動支付方式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

(二)移動支付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多為500元以下,單筆支付金額在100元以下的比2016年有所下降

2017年,有43.0%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元以下,較2016年下降34.3個百分點;29.5%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500元,較2016年上升10.7個百分點;14.8%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500-1000元,較2016年占比顯著上升;12.6%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0元以上,較2016年占比顯著上升。可以看到,2017年移動支付總體上以小額便民為主,但單筆支付金額有提高的趨勢,這可以歸因于支付場景拓展至商超、品牌餐飲等單筆消費金額較大的領域。

(三)操作簡單方便和無需帶現(xiàn)金或銀行卡是用戶愿意使用移動支付的主要原因

2017年,97.8%的用戶因為操作簡單、方便而選擇移動支付,數(shù)量排名第一;選擇無需帶現(xiàn)金或銀行卡的用戶數(shù)量排名第二,占比為91.2%;排名第三的因素是優(yōu)惠促銷活動多,占比為64.5%;選擇商戶支持該方式和安全性高的分別占比為56.3%和40.5%;其他因素占比4.8%。影響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各因素占比較2016年均有顯著提高。移動支付用戶對操作便捷、流程簡單方便比較看重,市場主體的優(yōu)惠促銷活動、移動支付應用場景拓展,以及安全性提高等對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商戶不支持和安全隱患是用戶最擔心的問題

2017年,商戶不支持和安全隱患成為移動支付用戶最擔心的問題,分別占比為69.6%和59.0%,排名第三的是手機網速慢,占比為54.1%,以上三者較去年都有大幅提升;排名第四的是支付環(huán)節(jié)操作復雜,占比為22.4%,與2016年基本持平;付費失敗和開通繁瑣的占比分別為15.7%和8.2%;擔心上網流量費用高的用戶占比為4.5%;用戶比較不擔心的問題是限額低,占比為3.5%,這四項較2016年占比下降明顯。

這說明用戶在支付環(huán)節(jié)更偏好使用移動支付方式,開始擔心商戶端不支持、對賬戶資金安全防范意識有所提升,并擔心通信網絡速率慢影響到支付成功率。此外,通訊費用下調使用戶不再擔心流量費用高的問題,市場主體現(xiàn)有的限額管理措施能夠滿足用戶的支付需求。

(五)用戶認為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范圍、安全性最需要改善

2017年,用戶認為未來移動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中,應用場景范圍排名第一,占比為70.7%;排名第二位的是安全性,占比為67.5%,以上兩項較2016年有大幅提升;服務質量排名第三,占比為36%;便捷性排名第四,占比為32%,與2016年基本持平;支付額度及其他問題分別占29.7%和6.1%。這說明用戶希望能夠隨時隨地方便地使用移動支付,同時迫切希望市場主體進一步增強移動支付的安全性。

三、移動支付用戶屬性與行為偏好分析

(一)移動支付在各應用場景的使用均有顯著提升,在便民支付領域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2017年,98.1%的用戶表示最常在生活類場景使用移動支付,如購買吃穿用方面的生活所需品等;其次為票務類,如購買電影票、演出票等,占比為80.6%;酒店、機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為68.9%;公共事業(yè)類繳費排名第四,占比為61.5%;通過移動支付在娛樂業(yè)務下載場景和投資理財場景進行支付的用戶較少,分別占比為55.2%和40.2%。以上應用場景下的移動支付使用多數(shù)較2016年有顯著提升,可以說移動支付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便民支付領域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條碼支付在用戶日常生活消費領域得到廣泛深入使用

用戶最常用的條碼支付場景為超市,占比為92.0%;其次是便利店或連鎖店,占比為80.3%;餐飲店場景排名第三,為77.7%;電影院及自動售賣機場景使用的占比分別為49.9%和48.0%,與2016年相比占比有全面提升。在其他場合使用條碼支付的用戶占比為19.4%,不使用條碼支付的用戶占比為3.9%。說明移動支付在日常生活消費領域具有提高排隊效率、免去找零和假幣問題、優(yōu)惠折扣較多等優(yōu)勢,使其能夠被廣大用戶接受和使用。

(三)各級城市及農村地區(qū)條碼支付用戶比2016年有全面提升

2017年,位于省會城市的用戶對條碼支付的接受程度最高,為93.6%;其次為直轄市,有93.3%的用戶選擇了使用或接受條碼支付;位于地級市、縣域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用戶對條碼支付的使用或接受程度均在90%以上;位于農村的用戶對條碼支付的使用或接受程度為85.0%。說明移動支付的接受程度在全國范圍得到全方位提升,并已深入應用到各級城市和農村。

四、移動支付用戶對生物識別技術認知程度及關注點

(一)指紋識別仍是用戶最了解的生物識別技術,完全不了解生物識別技術的用戶比例大幅降低

指紋是用戶了解最多的生物識別技術,占比為94.3%,較2016年增加24.9%;人臉識別技術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二,占比為70.1%;虹膜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三,占比為27.1%;聲波和靜脈了解程度最低,分別占比為24.8%和5.4%;除此之外,有3.5%的用戶表示對各項生物識別技術均不了解,較2016年有顯著下降。這是因為目前指紋識別已在支付交易、用戶身份驗證方面有了廣泛應用,如ApplePay、手機解鎖、客戶端登陸等。人臉識別技術也處在功能算法優(yōu)化和試商用階段,而聲波、虹膜等的應用略顯滯后。

(二)大部分用戶愿意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

2017年,有84.8%的用戶能夠接受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有15.2%的用戶選擇了不接受,相比于2016年,接受人數(shù)比例增加明顯。這說明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手段已使用多年,經歷了足夠的觀察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場主體和用戶的認可。

(三)個人隱私泄露及安全隱患問題仍是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時最擔心的問題

與2016年調查結果一致,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時,首要擔心的問題仍為個人隱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隱患,占比分別為77.1%和70.2%;除此之外,商戶不支持、支付失敗、開通繁瑣等問題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分別為21.1%、30.7%和19.4%;但認為支付環(huán)節(jié)操作復雜的用戶比例略有上升,占比為32.6%。與2016年相比,移動支付用戶的安全意識進一步提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treenowplaneincome.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