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全光纖電流傳感器成功應用智能電網

時間:2011-11-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全光纖電流傳感器首次正式在河北省邯鄲市賈河口村110kV智能變電站成功掛網應用,為國家智能電網工程掃清了一處重要障礙。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全光纖電流傳感器首次正式在河北省邯鄲市賈河口村110kV智能變電站成功掛網應用,為國家智能電網工程掃清了一處重要障礙。

  所謂智能電網是將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分析決策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能源電力技術相結合,并與電網基礎設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現(xiàn)代化電網,它能夠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火力、水力、太陽能、風力等不同發(fā)電形式的接入。2009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發(fā)布了《建設堅強的智能電網》規(guī)劃,將在2020年形成“五縱六橫”特高壓輸電骨干網架,全面建成堅強智能電網。

  而在此過程中,“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成為了該規(guī)劃能否順利實現(xiàn)的先決條件之一。2010年初,憑借著在光纖技術領域積累的技術優(yōu)勢,33所挑起研發(fā)先進傳感測量裝置的重擔,目標就是要將航天領域的光纖傳感技術盡快應用到國家智能電網中,提高電網安全可靠性,保護我國生態(tài)和能源的安全。

  據(jù)科研人員介紹,該研制過程中碰到最大的技術難題就是全光纖電流傳感器中環(huán)圈繞制的方法,因為它直接關系到產品的精度,在半年多的時間里,他們不斷嘗試新工藝、新技術,最終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研制人員透露,為了滿足產品連續(xù)工作10到15年的要求,他們對每個產品都要進行50到60小時的應力釋放實驗,保證它“皮實耐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33所科研人員先后突破了環(huán)圈和光路的溫度敏感性、長期穩(wěn)定性等多項關鍵技術,并通過了相關鑒定實驗。

  研制人員表示,傳統(tǒng)電磁式的電流傳感器由于存在磁飽和問題,難以實現(xiàn)電流在大范圍內的精確測量,無法滿足智能電網的測量需求。而全光纖電流傳感器結構簡單,具有很寬的動態(tài)范圍,可同時實現(xiàn)測量和繼電保護的需求。該產品還避免了傳統(tǒng)電磁式的電流傳感器因充油而產生的易燃、易爆炸等危險,具有極高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它具有頻率響應范圍寬、適用面廣、綠色環(huán)保、符合電力計量數(shù)字化及自動化發(fā)展趨勢等特點。

  該產品首次在實際工程中應用,為33所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前,我國已在多個地方建立了智能電網試點工程,隨著國家智能電網項目的大力推進以及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電力輸變電網絡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光纖電流傳感器具有廣泛和迫切的應用前景,更加有效地推動我國能源安全保護的進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treenowplaneincome.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